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六章 从头再来(1)(第2/3页)

不再,光阴如流水不会倒流呵。青也请宫小军跳了舞,跳舞的时候脸贴在宫小军的脸上,双手紧紧地抱着宫小军的腰。宫小军没有拒绝,他想这个时候是不便拒绝的,就像不便拒绝这个生日宴会的邀请一样。青也向宫小军说了许多自己很后悔的话,当然他知道,青只有借着酒精的作用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更知道,青后悔也不后悔,如果当年青不离他而去,会有今天丰盛的生意晚会吗?舞会结束时,青邀请宫小军到她的家里看看,说她刚买了一套房子,前天刚装修好,请他去参观参观。这次,宫小军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明白,青这时请他到她家里去绝不是仅仅想让他参观参观一下她的新居,青今晚最重要的仪程或许应该由他和她自己在这所房子里完成。但是现在,宫小军已经不是独身的宫小军了,这天上午,他和敏去了民政局,办理了结婚手续,他再次成为有妇之夫。
经历了太多的感情磨难后,宫小军终于有了一次自己选择爱情的机会,那就是在青和敏之间选择一个伴侣,他舍弃了青春永驻而富有的青,选择了人老珠黄而贫穷的敏。对自己在近不惑之年的时候才有了这么个真正的爱情选择机会,宫小军感到不幸也感到有幸。不幸的是,这一天来得太晚,人生的路程已走了一半;有幸的是,如果再早上几年,哪怕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认为他仍将作出另一个选择,那就是娶青为妻,拥有美貌和金钱。当然,宫小军也不会彻底忘记这个叫青的女人,与青五年后的第一次重逢就发生了那种事应该是他感情的不可遏制的流露。不过,事过之后,宫小军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战胜了另一个自己。
知青饭庄的半途而废,对宫小军而言也不能不说是个打击,尽管在刘富康面前他努力使自己保持理智与大度。刘富康不管处于什么目的让他和敏办这个知青饭庄,对宫小军来说都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现在看来,刘富康让敏和宫小军办这个知青饭庄如同借腹生子,孩子出生了,却被人无情地抱了去,他和刘富康的第一次合作便夭折了。但是,知青饭庄的夭折却为宫小军和刘富康再次创造了一个合作机会,而这个机会却是敏发现的。
敏决定离开这个城市的想法由来已久,就像刘富康走进这个城市的想法由来已久一样。去年秋天,宫小军陪同她再次去了刘庄时就产生了。在宫小军为筹建知青饭庄而日夜奔忙的时候,她却悄悄地与刘庄的老支书刘宝明联系,想回刘庄安家落户,作一个安分守己自力更生的农民。或许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逃离,但是敏总也忘不了她在刘庄度过的岁月,尽管她留在那里的也有悲伤,而这种悲伤却又使她想起了那里的美好。特别是她和宫小军的那次刘庄之行,乡亲的热情又总使她产生如同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感觉。她发现,自己的归宿应该是民风纯朴的刘庄,而不是纷繁喧嚣的城市。
宫小军是在经营知青饭庄夭折后的第三天才听到敏给他讲她这个想法的。敏之所以迟迟没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宫小军,是因为她不想在他心气正高的时候泼上一桶凉水。如果知青饭庄没有被刘富康收回去,或许她的这个想法也就夭折了。刘富康无意中成全了她,而且是那么完全彻底不留后患地成全了她。刘富康搬出刘庄,来到这个城市,使敏消除了与他同居一地的顾虑,她可以在刘庄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宫小军听到敏的这个想法,首先想到的是珠珠的爷爷,那个省农业学院的老教授,难道自己与他要殊途同归?刘富康收回知青饭庄后,宫小军并没想再次到光明大街上卖西瓜,以缓解生活的窘迫。他自然会在绞尽脑汁地想一些其他办法,在他想了三天三夜一无所获的时候,敏突然为他指了另一条路,而他在看到这条路时竟然会顿时产生一种超脱而如释重负的感觉,眼前也豁然开朗了,就像早就在等待着有人给他指这么一条路一样。宫小军当时并没表态是不是同意敏到刘庄去安家落户的想法,只是拍了一下脑瓜,仰天长叹一声。
敏没有听到宫小军长叹一声时,发出的是什么音节,但从宫小军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心已经动摇了。她决定,不再向他提及此事,耐心地等待他作出选择。
刘富康第二天到宫家花园的造访加快了敏实现自己愿望的进程,而且宫小军最后的决定让敏也感到意外。
自开业的那个晚上宫小军离开知青饭庄后,刘富康始终觉得有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宫小军拒绝了刘富康给他和敏的那六万元劳务费,刘富康就觉得欠了宫小军的账,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还有道义上的公理账。他不得不再次来到宫家花园,亲自将那钱送上门来,还增加到十万元。
刘富康这天上午来到宫家花园的时候,在院门口首先看到的一张布告,市法院昨天宣判了一批在严打中落网的罪犯,在打着红叉现在肯定已经执行了死刑的罪犯名单里,他看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名,王龙和李庆民。刘富康不认识王龙也不认识李庆民,他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宫小军的缘故。而且他也知道,布告之所以贴在宫家花园的门口,则是因为他们两个都与这个花园有着某种联系。
宫小军在刘富康到来之前,刚看到了这张布告,所以刘富康进门的时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